南宫山镇:林下养鸡的“领头雁”

【作者 : 南宫山镇】  【发布时间 : 2015-08-28 11:21:23】   【来源 : 省农机信息网】  【打印本页】

俗话说,高山出鹰鹞,家贫出少年。西河村距离集镇岚皋县南宫山镇20多公里,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。全村200户人家800余口人。过去,该村连一条像样的出山路都没有。交通不便,信息闭塞,一直制约着该村经济发展,贫困人口达到50%以上。现如今,西河人在村支书王文魁的带领下,公路修到家家户户,自来水、网络、电视通到各家。近几年,村支书王文魁开始引导村民学技术,带领村民发展土鸡养殖业奔向共同富裕路。2014年,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,比上年人均纯收入净增800元。

“养鸡让我发了财,一年纯赚2万多,这多亏好支书文魁啊。”岚皋县南宫山镇镇西河村60多岁的养鸡专业户向知青逢人便说。

“我们村别的啥没有,唯独山多、水多、树多,很适合林下土鸡养植。产出的土鸡肉纯天然、口感好,每年大小节日都有很多本地、外地人来购买,总是不够卖。我就想把土鸡发展起来……”被问及为何想要养土鸡时,年过半百的村支书王文魁动情地说。

对敢想敢干的王文魁来说,想法一旦萌生,就一发不可收拾。他开始没日没夜在网站、书本里查阅养鸡知识。经反复比较,一款产自山东德州的新一代全自动孵化机进入他的眼帘。2011年冬,他翻山越岭来到20公里外的南宫山镇集镇,乘车前往西安买回第一台价值2500元的全自动孵化机,又从村上农户家里买来300只土鸡蛋,开始了他的养鸡路。

通向成功的路总会充满荆棘与不平。240余只小鸡孵化出来后,由于他初次养太多鸡,缺乏科学养鸡知识,只凭传统饲养方法喂养,没过多久,200多只鸡就所剩无几,亏损近2万元。

经历第一次养鸡的失败后,王文魁没有就此停止,认真总结教训,重新振作起来。他先后10余次到西安、汉中等地取经,购买相关书籍,劳作之余潜心自学,并经常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,逐渐掌握了土鸡养殖技术。

谈到如何使小鸡健康长大,他满怀自信地说:“一是对刚孵化出的小鸡,在满一个月内,要特别注意温度均衡和病虫防治。刚出生时,一定要使鸡舍温度保持在30度左右,然后慢慢降至20度左右。同时在小鸡出生一周内进行病虫预防。二是在土鸡成长中,密切对饲养状况进行观察,随时对鸡舍温度、湿度、通风状况进行调节。三是正确掌握好饲养密度。四是搞好舍内外环境卫生和消毒,搞好防疫和疫病控制,尽量减少治疗用药。只要做到这四点,想失败都难。”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12年,王文魁不惜重金又买进2台全自动孵化机,孵化出450余只小土鸡,按照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进行养殖,成活率竟达到85%。立春刚过,他的土鸡就已卖完,仅此一项使他获得年纯利润3万余元。

初尝林下养土鸡甜味的王文魁,并没有只想到自己,而是鼓励村上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一起进行养殖。2013年,他又买进三台全自动孵化机,开始扩大养殖规模,在为自家孵化600余只小鸡的同时,义务为本村农户孵化小鸡5000余只,并经常走家入户为乡亲们传授养土鸡技术。在他的带动下,该村30余家农户养起土鸡,平均每家养殖150余只,每户增收约1万元。

2014年春节,当别人沉浸在走亲访友、吃喝玩乐中时,王文魁却忙着商议成立西河村养鸡合作社一事。2014年3月,在南宫山镇大力鼓励和支持下,王文魁投资4万元修建了占地110余平方米的养鸡专业合作社,合作社由孵化室、温室和托温室组成,将对全村已有30余家养鸡户进行统一育苗,然后分发到各家各户喂养,联合农户一起走林下生态养殖的致富路。

“前两年我们养的土鸡卖得好,供不应求。目前全村已有12台孵化机,孵化5万多只,将使40余家养鸡农户平均增收4万元。今后,将继续扩大规模。”王文魁说。